冯军福
电影节和老百姓有多大关系?提出这个问题,或许会显得太现实,但确实值得思考。对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到来,人们表露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期盼。不信你瞅瞅:网络上,关于电影节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超过3.3亿;社区内,一部部经典影片的全城放映,在市民中掀起一波又一波观影热潮。咱河南的老百姓,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距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对于电影的热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涨。
但热情之下、热闹之余,不妨想想,本届电影节究竟和咱普通老百姓有什么样的关系?难道就是庆幸于抢到几张观影券、免费看场电影?抑或是激动于在家门口见到心爱的明星偶像?恐怕并非如此。
电影节首先带给人们的,应该是优秀的电影作品和对电影的认知。评选出专业、优秀、受群众喜爱的电影,并且鼓励电影人创造出更多好的电影作品,这是举办电影节的初衷和本意,人们的关注点也理应聚焦于此。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宣布不举办红毯仪式、开幕式等大型聚集活动。一些人可能会发牢骚,看不到走红毯,电影节还有啥看头?殊不知,这些环节的取消恰恰说明,电影节的看点和意义并不在此。电影虽说是虚拟的艺术,但也是现实的升华,好的作品可以让人从中体悟生活、感悟人生。著名导演杨德昌说过:“电影让我们的生命延长了几倍,那些我们不曾经历的人生,在电影里演绎,仿佛我们也过了那样的一生。”而这,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删繁就简、聚焦内核,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人们对电影节认知理念的“回归”。
举办电影节,评出好的电影作品、鼓励优秀的电影演员,不单是业界专家评委的工作,也应有普通市民的选择和参与。有业内人士认为,评价一个电影节是否成功,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展映,因为它决定了电影节能否在专业性和艺术性之外,回归其市民属性,成为百姓的狂欢。
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除了开展组委会主体活动之外,还专门抽选了101位幸运观众组成终评评选委员会,在颁奖典礼当场进行投票表决。此外,还将开展“我家电影快乐观”周末观影、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郑州电影路演、全城露天免费星空放映、百花之星走出大银幕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和意义就是吸引更多群众广泛参与,力争把金鸡百花电影节打造成百姓的“电影家宴”。
为什么电影节特别关注普通市民的参与度?电影本身具有的大众性,决定了电影节天然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脱离了生活,电影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角度来说,缩短电影与市民的距离,降低百姓参与的门槛,原本就是电影节的应有之义。创办于1962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是我国电影界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奖项,其命名恰说明“大众”不只是场下的观众,更是电影节的“主角”。(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