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国相依,有你真好。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对家和团圆有了超越以往的渴望。月亮升起来,照着每一个归家之心,也眷恋着最思念的家和亲人。
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们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走进河南5个家庭,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
宋丽萍家庭
“做好事就像刷牙洗脸一样正常”
“丽萍一家子都是好人。”这是93岁的冀奶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冀奶奶口中的“丽萍”原名叫宋丽萍,是中原油田第十社区滨河居民站的一名普通员工。她18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热心救助困难群体;她工作在最基层,拥有濮阳红十字会志愿者、红十字会爱心联盟服务队队长等诸多身份。冀奶奶儿女都在外部市场工作,宋丽萍一家隔三差五便去照料她,让老人感激不已。
宋丽萍说,自己的爱心之路缘于一次公益活动。1998年,她和朋友一起去养老院帮助老人拆洗被褥,临走时老人们拉着她的手说:“妮儿,要常来啊。”宋丽萍点头答应。一句承诺,她坚守了15年。
她说:“从此,我就与志愿之路结缘了。”2005年至今,她无偿献血1万多毫升;2010年,她成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一年,她还成立了“爱心服务队”,成员达400多人。她还先后为15名重症患者组织捐款50余万元,为黄河滩区小学赠书1万余册,与 62位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
她说,过去做志愿者不被人理解,有人认为她“有点不正常”。但她认为,“做好事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平常”,给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多一个帮扶对象,就多了一份责任。宋丽萍忙得马不停蹄,爱人李玉金只要一回来休假,便跟着宋丽萍做公益,以实际行动支持爱人温暖他人。今年疫情期间,在国外工作的李玉金买到1000多个口罩寄回来,让妻子发放给需要的人。
在他们夫妻影响下,女儿从小就在心里种下爱的种子,不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期间,她都向妈妈一样积极向善、帮助他人。今年在英国留学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在同学们都积极想办法买机票回国的情况下,却主动留下,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帮助中国在当地大使馆的人员为同胞们发放口罩等防护物资,受到中国驻曼彻斯特大使馆官员的表扬。
疫情期间,宋丽萍和志愿服务队的150名志愿者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线。除了坚守在自己负责的小区外,他们还轮流值守5个“三无小区”(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
在濮阳,宋丽萍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她还代表许许多多的爱心志愿者。她对志愿服务队150名志愿者的带动是无声的号召,只要听说哪里需要志愿者,他们便分头行动,到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期间,城市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而中原油田宋丽萍爱心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成了城市中火红的“风景”。
“我们最近忙着做月饼,中秋节之前要给我们帮扶的老人送过去,晚去的话,老人们会念着想我们的。”记者联系宋丽萍时,她正忙着做中秋月饼。“今年的中秋节继续带着老公孩子跟帮扶老人们一起过,他们也很支持我,我们举家上阵。”
张冬香家庭
“我不想看到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
“是2016年6月吧,我在网上看到总书记有关‘引导老年人保持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的讲话,萌发了为社会做点事情的想法。”张冬香是焦作市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她于2016年8月创办了嘉乐园老年大学。为了把老年大学办成一所有“灵魂”的学校,2017年4月1日成立了焦作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正在医院陪护心衰老父亲的她,将白天的陪护权交给丈夫儿子,2月6日毅然带队参与值勤。她连夜发出倡议,成立了巾帼银发防疫一线志愿队、宣传队、突击队、服务队,61名老党员、27名入党积极分子、378名志愿者主动充实到社区一线,一时间,满城尽现蓝马甲。
她还在网上开辟了“冬香好妈妈”疫情心理咨询疏导热线,为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慌和心理不适群众送去心贴心的心理服务910余次。为使更多人居家不寂寞,她在微信群举办了70余场《七天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在抖音平台录制请跟我学手语《人在青山在》《不放弃》,在红色广播站开辟了《当疫情来临时,她们是这样做的》栏目,共发表了文章94期,年近华甲的她,每天编辑制作合成到凌晨三四点。如今,红色广播已经连续运行了997天,成为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大家庭每天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大餐。她还带头捐款200元后又向党组织交纳了1万元定向党费,同时又为成丰路社区一线执勤人员送去牛奶和方便面。
学生复学后,因解放路正在施工,解东一小所在的成丰路拥堵不堪,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她及时找到解东一小校长和成丰路社区书记,谈了想法得到支持后,马上安排组建6支巾帼银发护学小分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护学队的银发志愿者们没有中断一天,成丰路社区给冬香好妈妈工作站送上一面写着《护学见真情,爱心筑人魂》锦旗。
有人问张冬香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时光荏苒,不负韶华,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我不想看到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
刘忠太家庭
“服从大局、听党指挥、敬老爱幼、关爱他人”
这是一个五代同堂的河南省文明家庭,也是一个幸福和睦积极向上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算起来有70多口人,刘忠太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上面还有一个106岁的老母亲。“服从大局、听党指挥、敬老爱幼、关爱他人,这是我们家人的共同追求。”提起自己的家庭,刘忠太很开心。
按惯例,每年正月初一,这个大家庭都要吃一顿团圆饭,后辈们要给老寿星拜年。今年春节,为抗疫,刘忠太坚决取消团圆饭,逐个打电话劝阻大家不要来拜年。
刘忠太家住浉河区五星街道七里棚社区11组。在疫情突发之际,70多岁的刘忠太和家人全力投身到战“疫”之中。刘忠太每天定时对所住社区重点部位及周边居民家庭进行消毒防护,主动参与小区大门值守,对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老伴王正秀看到卡点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吃饭喝水无法保证,就做出决定,除伺候照顾好家里的老寿星外,每天还给卡点的工作人员做好饭,让刘忠太送去。儿子刘新国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疫情期间,他挨个儿给自己的员工打电话,叮嘱大家配合当地政府搞好防疫,自己则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带头参加辖区的各项防疫工作。大女婿熊贵顺是浉河区农业局农业技术专家,疫情初期作为党员积极参加五星街道七里棚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做好社区的排查登记和监控,参加卡点值守;后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乡村搞好春耕备播。小女婿刘荣亮是铁路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孙子刘萱锋是一名交通警察,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抗疫尽力。小外孙女石旭是一名辅警,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并被市公安局表彰为最美辅警。当老师的外孙女兢兢业业为学生上好网课, 外孙女婿在食品安全工作岗位上投身防疫工作……这个70多人的大家庭,有40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作为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刘忠太为五星敬老院捐助500元现金。在他的带动下,大女儿刘心林作为居民党员,向五星街道河南路社区捐款500元,并购买500斤蔬菜捐赠给宝石社区和五星敬老院;其他家庭成员都在自己所在社区、单位踊跃捐款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彰显了文明家风。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刘忠太有话说:“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这个大家庭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回家,有工作任务的,一定要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发挥好作用,其他兄弟姊妹、孩子们都会回来,过个团圆节。”
付会斌家庭
“我们不求回报,一个感激的眼神,都会触动我们。”
付会斌是洛阳小红帽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1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志愿工作遍及国内各个突发灾害救援现场。付会斌的志愿理念是要有一颗“平等心”,他帮助过的人们同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大家亲切地称他老付。
在谈到自己的事情时,付会斌总是简短几句带过,而在提及志愿工作时,他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付会斌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志愿活动是带百位老人游新区。他说那些老人是解放初期建设洛阳的功臣。现在他们老了,洛阳的建设也更好了。志愿者们想带着老人去看看崭新的洛阳。
付会斌说,开展和老人相关的志愿活动比较困难。在福利院中居住的老人,大多数因为年龄或者是身体原因行动不便,出行的风险很大,这让此类志愿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只有在医疗保障齐全,志愿者能够一对一陪同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我们不求回报,一个感激的眼神,都会触动我们。”付会斌说。
今年疫情期间,付会斌的父亲付桂良动员全家人捐款捐物3万余元,这位原岳摊村党支部书记是55年党龄的老党员,77岁高龄依然坚持值守在村庄疫情防控卡点一线。付会斌在疫情伊始即组织募捐13万余元捐赠抗疫一线,并带动志愿者团队参与到社区基层的防控一线工作。
“志愿者就是一座桥梁,直接进社区,参与性更高。”付会斌说,在进行志愿活动时,不光要怀着一颗“平等心”,也要细心地将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帮扶活动时,小红帽志愿服务团队从来不做铺天盖地的宣传,只是细心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李鹏举家庭
“疫情突然来袭,我们能做的最大的帮助,就是要积极响应各级疫情防控政策,当时我及时取消连续十五年的家族春节聚会,通过每个小家庭带动更多的大家庭参与,取消身边所用亲朋春节走亲访友活动。”说话的人是李鹏举,来自济源。
疫情期间,李鹏举号召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督促、监督,做到科学防疫,让孩子给老人宣讲防疫知识,陪伴监督居家隔离,避免室外走动;让老人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所在社区防疫工作。
为了给居家防疫增加乐趣,李鹏举每天定时询问家族中每个小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帮助消除疑虑、困惑,建立家庭成长档案,记录家庭成长事迹。“我们就利用家族微信群,大家谈感悟、讲生活、比进步,交流心得、分享快乐,对于居家不便产生的新困难,及时协调解决。”李鹏举笑着说。
除了照顾家人情绪,李鹏举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宣传防疫知识,协助网格排查,门岗执勤,定期为电梯间,门把手,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消毒。主动购置5000余元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捐赠给地处山区的下冶镇敬老院和曹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