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君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全国两会注定“与众不同”。比如,召开时间不同。往年全国两会多在3月份召开,很多人尚且棉衣加身,而在今年的5月21日召开时,已是初夏。比如,会期不同。往年全国两会会期大约两周时间,今年受疫情影响,会期将适当缩短。再比如,新闻采访活动不同。今年采访活动将适当精简、创新形式,更多将以电视直播或网络图文直播的方式进行,代表委员驻地也都设立了视频采访间,往年的“面对面”更多会变为“屏对屏”,科技色彩和全媒体氛围空前。
不同的是表现和形式,相同的是使命和职责。综合各方信息来看,窃以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全国两会,至少有以下几大看点,值得关注、亟须明晰:
一是“抗疫力”。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推迟召开两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重启”两会,今年的全国两会,仅其召开就已然烙下了深深的“抗疫印记”。全国两会期间,全民抗疫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该如何总结,势必会成为热点议题。对抗疫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如何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常态化防控的精准性又该如何提高,也理应是会议焦点。
二是“方向感”。两会期间,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会逐步清晰,其间种种信息也通常能勾勒未来一年的政策重点。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半场”怎么打?全面小康棋至“决胜局”,这着“胜负手”如何落子?国内外政治格局、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又将以何非常之策因应“非常之变”?每一位关心家国命运的人,此时都想辨明一个清晰的方向,期待一系列管用的举措,憧憬一份确定而美好的未来。
三是“信心值”。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节奏,很多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正陷入衰退。受疫情冲击,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8%。但是,尽管形势严峻复杂,全国两会的“重启”和胜利召开,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控制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也释放了一种克难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对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对如何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对如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如何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等,必定会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善言良策。两会之上,对合理预期的设定,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拆解”,对相关目标任务的部署,会不断释放出发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也必将为未来注入一份强烈的信心。
一国经受了疫情严峻考验的人民,关注着这样一次特殊时期的盛会。一次特别的两会,定然也会带给人民一份“特别的爱”,许你我一份稳稳的幸福。(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