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给困难生的饭卡里“偷偷”打钱,全额资助困难生出国交流……记者暑期走访部分高校发现,高校扶贫助学的新举措,让困难学生感到“暖胃更暖心”。(见8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不让每一份爱心“散热”、不让每一笔资助“跑偏”,这道精准资助的难题需要高校来探索、解答。南京农业大学让新生通过网络自主申报家庭情况,后台自动量化评分,确定困难群体,再组织家访核实。中国矿业大学依托校园卡消费大数据识别出困难学生群体,“悄悄”给饭卡里打钱,只用短信通知受助学生本人,以保护个人隐私。这些做法让学生感到了人文关怀,较为严肃的资助工作也有了温度。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地方均设立了助学金制度,多年来已惠及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助学金制度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扶助力度不断加大,惠及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然而,在评定贫困生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曾是一些高校惯用的做法。但这种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穷”的方式,在校内外也饱受诟病。
此前有媒体报道,某高校一名女生因演讲的内容不够“困苦”,得票不多,回宿舍后哭得一塌糊涂;有的贫困生认为如此“自揭伤疤”,有损人格尊严,碍于面子就放弃了申请。事实上,尽管贫困生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他们更需要与人平等、被人关爱、受人尊重等情感抚慰。当申请助学金,需要以牺牲家庭隐私和人格尊严为代价时,一些贫困生宁可选择将贫困封存起来,将诉求深藏于心底,这也使贫困生认定及助学金发放失去了公平性。
基于此,2018年11月6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公正,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关怀困难学生,不仅要注重公平和效果,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不妨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走心”之举。只要把工作做实、做细、做深,比如同生源所在地方政府实行信息共享、适当引进第三方评估考核机构等,就能实现资助贫困学生与照顾个性需求的“双赢”。(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