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名单-k8凯发国际旗舰厅

发表时间:2019-01-17  来源:河南文明网

  

  第三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名单 

  (共10人) 

  杜远玲   郑州巩义市新中镇灵官殿村村民

  张丽乐   洛阳嵩县大坪乡宋岭村村民

  杨淑彩   平顶山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村民

  张玉娥   焦作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村民

  臧永梅   濮阳台前县侯庙镇后付楼村村民

  张五红   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后黄村村民

  马春荣   周口淮阳县朱集乡大张营村村民

  王   霞   驻马店新蔡县练村镇甘湾村村民

  王小女   南阳内乡县赤眉镇东北川村村民

  彭秋莲   三门峡渑池县果园乡赵庄村四组村民

  第三届“河南省乡村好媳妇”事迹 

  1.杜远玲 

  1976年10月生,汉族,郑州巩义市新中镇灵官殿村村民。

  杜远玲是巩义市新中镇远近闻名的好儿媳、好孙媳,她公公右臂残疾,婆婆早年离家出走,丈夫的奶奶、爷爷先后中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喂饭、洗脸,端屎倒尿……从2002年起,她就扛起照顾两代老人的重任,如今80多岁的爷爷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杜远玲荣获“巩义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荣登“河南好人榜”。

  2.张丽乐 

  1986年10月生,汉族,洛阳嵩县大坪乡宋岭村村民。

  丈夫是一名优秀士兵,平日里难以照顾家庭,张丽乐就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公公腰椎病发作,她背着送往医院;婆婆因病晕倒,她及时施救;伯父独自在家无人照顾,她帮着老人做饭、洗衣。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甚至是孩子病了,她也是独自承担……多年来,她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为新时代军人撑起了朗朗的半边天。

  张丽乐荣获“新时代最美军嫂”称号。

  3.杨淑彩 

  1979年10月生,汉族,平顶山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村民。

  未婚夫突遭矿难,双目失明,要求退婚,杨淑彩却坚守对未婚夫的爱情和婚约,16年来精心照顾丈夫,养育子女,独自一人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同时,她还尽力帮助村里的空巢老人,为他们挑水、做饭,带着老人到卫生院去看病,帮全村老人理发……女人本弱,可杨淑彩却用坚毅和不屈感动了全村的人。

  杨淑彩荣获“鹰城好媳妇”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

  4.张玉娥 

  1961年3月生,汉族,焦作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村民。

  2011年,张玉娥的丈夫患上突发性脑溢血,昏倒在地,为了能让丈夫再次站立起来,她卖掉家中所有为丈夫治病。7年来,她不离不弃伺候身患重病的丈夫,并且照顾多病的公公和智障的小叔子,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为了家人,她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如今,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她的丈夫已经可以做康复训练,一家人又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

  张玉娥家庭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家庭”。

  5.臧永梅 

  1973年2月生,汉族,濮阳台前县侯庙镇后付楼村村民。

  2006年,臧永梅的丈夫患上渐冻症瘫痪在床,从此,照顾一家人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身上。12年来,她需要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伺候年逾七旬的公婆,还要养育两个年幼的孩子。为给丈夫治病,臧永梅花光家中积蓄还欠下30余万元外债,因此,她不得不边照顾家人边打工贴补家用。家庭的困难没把看似柔弱的臧永梅打倒,12年给予她的有心酸,也有欣慰!

  臧永梅荣获“濮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

  6.张五红 

  1975年10月生,汉族,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后黄村村民。

  张五红的丈夫黄青华是漯河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他10年带瘫痪母亲打工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湘妹子张五红。于是,她决定与黄青华结婚一起照顾他妈妈。喂饭、洗澡、收拾大小便……她把婆婆伺候的妥妥帖帖。为了让老人过得更好,她跟着开饭店的哥哥学手艺,在家门口边摆摊挣钱,边照顾老人,她的孝心赢得了乡邻的称赞。

  张五红荣登“中国好人榜”。

  7.马春荣 

  1962年11月生,汉族,周口淮阳县朱集乡大张营村村民。

  公公突然得了脑血栓,她精心侍候;伯父被确诊为老年中风症,她无私赡养;三叔大腿粉碎性骨折,她全力照顾。32年来,马春荣侍奉伯父、公爹、三叔和九旬母亲的事迹被人们争相传颂,被称为“百里挑一好孝媳”!

  马春荣荣获“周口市道德模范”称号。

  8.王霞 

  1987年2月生,汉族,驻马店新蔡县练村镇甘湾村村民。

  不要一分钱彩礼,不办酒席,不要车,不要房子,王霞从山东嫁到丈夫家时,被村民称为“四不要的傻媳妇”。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她放弃北京高薪工作,和丈夫回乡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从城市白领变成了养猪能手,为给婆婆减轻病痛,王霞跑医院,翻医书,自学刮痧拔罐。她不仅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红火,而且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王霞被评为新蔡县“好媳妇”。

  9.王小女 

  1973年5月生,汉族,南阳内乡县赤眉镇东北川村村民。

  1998年,丈夫因车祸高位截瘫。那一年,王小女只有26岁,儿子不到3岁。为了撑起这个家,王小女既要照料残疾的丈夫、年幼的儿子和年老多病的公公,还要打理庄稼和果园,甚至在她因劳累晕倒住院的时候,还坚持晚上回家照顾丈夫。如今在她的照顾下,丈夫生活积极,全家和睦幸福。

  王小女家庭被评为南阳市“最美家庭”、 南阳市“文明家庭”。

  10.彭秋莲 

  1965年9月生,汉族,三门峡渑池县果园乡赵庄村四组村民。

  30年前,彭秋莲嫁到赵庄村,担起了照顾婆家爷爷奶奶和重病公公的重担。婚后三年,爷爷、公公相继离世, 彭秋莲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奶奶身上。早上给奶奶穿衣、梳头、喂饭,晚上给奶奶洗脚,平时,她绝大部分时间都陪在奶奶身边,就算患病住院也要带着药回家边治疗,边照顾奶奶。如今,最让彭秋莲感到幸福的事儿,就是今年103岁的奶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

  彭秋莲荣获“渑池县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渑池县十佳“最美家庭”。

【责任编辑:朱丽文】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