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保姆教师”的爱心坚守
陈俊德,男,1959年2月出生,西峡县丁河镇古峪小学教师。
他扎根深山执教38载、被孩子们称为“保姆教师”。
197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他被古峪村委会聘请为村筹教师,他怀着一腔热情,来到了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深山沟里。当年9月1日教学点迎来了第一批新同学。
为减轻家长的负担,他带领学生搞勤工俭学,捡橡壳,薅草药,增加收入。家长不用花一分钱去买书、作业本和铅笔。为了教好学,他每天夜里都在昏暗的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来越多,年级也越来越多,最多时教三个年级复式,他积极探索复式班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管学生在一个教室,但是每节课都有事干,有时让高年级的学生辅导低年级的,教师辅导高年级的学生,形成循环教学。
九十年代初,家乡的人们开始种植椴木香菇,一斤香菇几十块,顶两个月的工资,没几年,人们都有钱了,开始把家搬到山外了,学生渐渐少了,而他却还坚守在这三尺讲台上,每月只能领到几十元的生活补贴,他还在为自己的梦而不顾一切的拼搏着,自己两孩子眼看长大了,为了孩子的将来,妻子多次劝他放弃教学去抓经济。可当他看到那一双双渴盼的目光,他舍弃不下那些渴望求知的孩子们,舍不下他心爱的工作。
2005年陈阳撤乡并入丁河镇,教师们陆续调离了山区,领导也说,你在山区工作几十年了,想到哪个学校,组织都可以考虑。一天,村支书来了,他说:“陈老师,这里的老师一个个地都走了,你扎根了几十年,大家都舍不得你走!”他无法说出让他留下,其实在他心里,是怕他走,因为他走了,这个学校可能就要消失了。学生家长也来了,他们默默地望着他欲言又止。面对一双双恳求的目光,他毅然坚持留下来。目前,只剩他一个人坚守着这所学校。
他既是校长也是老师;既是保育员,也是炊事员。现在他所教的学生最大的六岁,最小的三岁多。最远的学生离校八、九公里。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他让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离家较远的就住宿在校,每学期都有三、四个孩子在校食宿。为了照顾好孩子,他住进了学生寝室,每天夜里用热水给他们洗脚,帮他们铺床、叠被、脱衣服,半夜还要起来喊学生起夜、盖被子。妻子看到他难处,就主动要求到学校帮他照看孩子、做饭,义务为孩子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