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巧妙借用石榴“千房同蒂,千子如一”,来比喻我国56个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要求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筚路蓝缕,75年风雨同舟。7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勠力同心,画出最大“同心圆”,唱出最美“奋进曲”,成为新时代最美亮色。
弘扬“石榴籽精神”,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成长,促进民族团结与进步。多年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民族团结与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993年,中组部、统战部、国家民委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些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重视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活待遇,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各级机构中适当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热心帮助与扶持,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快速成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弘扬“石榴籽精神”,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民族地区,从天山南北到雪域高原,从茫茫林海到草原牧区,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共同富裕道路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明确提出脱贫攻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少数民族扶贫方面,要求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脱贫。2020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民族手工业、民族文化旅游等富民增收特色产业,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融”的内涵和导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4亿元已全部下达。
弘扬“石榴籽精神”,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走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花独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56个民族大家庭是一家人,只有走共同富裕才能国富民强。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走共同富裕道路俨然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展改革系统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各方的优势,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6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6.9万亿元,增长16.8倍,占全国的比重提升至21.5%。 少数民族优先发展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弘扬“石榴籽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族富裕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时代,新作为。面对潮起潮涌的新时代,我们要发扬“石榴籽精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做出新贡献,再立时代新功。(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