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来参加讲解培训,既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暑期会过得更有意义。”10日晚,在洛阳市洛龙区定鼎门街道修文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2岁的刘女士说。
当晚,修文坊社区“文明探源我来说 我是小小讲解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近30名中小学生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洛阳蓝天宣讲团讲师的讲解下了解洛阳历史、学习表达技巧,接受初次“岗前培训”。
同一时间,在修文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露天电影反映活动正在进行,数十名居民正认真地观看正在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万里归途》。
“现在夜间活动特别多,有针对孩子的,有针对老人的,也有针对全体居民的,夜生活真是越来越充实了。”前来观影的居民王女士说。
今年以来,修文坊社区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不仅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关门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半,并延时开放文体活动室、未成年活动等功能室,还通过开展露天电影放映等夜间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开始还担心没人来,没想到人气特别旺。现在每到晚上都有近百名居民过来,热闹得很。” 修文坊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从洛阳市文明办了解到,入夏以来,洛阳多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充分利用夜间群众闲暇时段,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特色活动以及场馆延时服务等方 式,带动文明实践在城乡基层“活”起来、“热”起来。
在洛龙区开元街道宜人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机械锁换成密码锁,引导居民自发开展夜间活动,由此出现的“律动乒乓世界”、社区“欢乐棋牌”等夜间活动项目受到居民欢迎;在涧西区长安路街道长安路二社区,开设十余项课程的“青年夜校”,为年轻人提供了“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瀍河区问礼街道上窑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增设照明设施,举办夜间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篮球赛、舞蹈比赛等文体活动,让原本冷清的广场变得人气十足。
“文明实践‘夜间模式’表面上是延长服务时间,实际上是要通过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吸引群众常来,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实现润物无声的文明养成。”洛阳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积极引导各县区在探索文明实践“夜间模式”基础上,盘活辖区资源引入夜娱、夜市、夜校等新场景,推动夜间文明实践与夜经济、夜文化同频共振,激发群众的参与意愿。(记者 刘嘉仪 通讯员 张岳香 陈志强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