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记者在市区文化路与骏马路交叉口东北角采访时,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顺着声音寻去,在一间不起眼的白铁皮加工铺看到,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拿着锤子在专心地敲打锅底。
“锅底换好了,拿回去使用一下,如果不漏水了再给钱也不迟。”老人仔细检查后对顾客说。
记者了解到,老人叫王广朝,今年78岁,从事补锅行当已有26个年头。
因为喜爱所以坚持
相比其他厨具,锅在厨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水平有限,补锅匠的生意特别好。”王广朝告诉记者,“当时补个锅三五元钱,一天忙活下来能赚十几元钱,这属于比较高的收入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压锅、电饭煲等炊具不断更新换代。曾经红极一时的补锅师傅大多不见了踪影,王广朝则是因为喜爱这项技术,一直坚持干到现在。
王广朝告诉记者,他修锅底是自学成才。没退休之前,王广朝在驻马店卷烟厂发酵室工作,经常参与维修发酵车间的热力管道,掌握一些铁皮加工技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所居住的小区有几个邻居找到他,说家里的铝锅锅底烧穿了,希望能够帮忙更换一下锅底。“当时我并没有修补过锅底,考虑到大家的心情,就应了下来。我从市场上买来铝皮后按照锅底尺寸琢磨着更换,没想到成功了。”王广朝说,从那以后,经常有街坊邻居找他修补锅底和其他厨具。
1992年退休后,王广朝就在市区文化路与骏马路交叉口东北角租一间门店干起了专业修锅底的营生,这一干就是26年。
因市民信赖不忍放弃
采访中,一名市民拿来一个铝锅让王广朝换锅底。“只用了半年,丢掉太可惜了。”该市民对记者说,他非常信赖王师傅的手艺。20多年来,只要他家的锅烧坏了,就拿到王师傅的店里修补。
“补锅底有剪底、翻边、扣边、嵌合这几个步骤,换锅底时要用巧劲,不然容易把锅底的边砸毛,补好了锅底也会漏水。”王广朝一边说,一边娴熟地将坏锅底剪掉,拿出事先做好的新锅底和旧锅扣在一起,开始敲打压缝。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胶质和热源焊接,全凭手工完成。
王广朝说,孩子们劝他不要干了,但他舍不得放弃这个手艺。“来找我补锅的老朋友说,我要是不干了,就找不到地方补锅了。再坚持几年吧,为街坊邻居服务,挺好的。”(记者 王永良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