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看,这是犁子、靶、牛套,那是纺车、独轮车、风箱……”近日,息县项店镇六旬新乡贤文学亮向前来“文学亮农耕文化馆”参观的项店镇街区留守儿童及志愿者饶有兴趣地介绍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老物件逐渐消失,文学亮致力于收集整理这些老物件,用以留住乡愁。
文学亮,今年61岁,中共党员,息县项店镇董围孜村农民,高级技师,热心公益事业,2023年4月被中共息县县委统战部评为息县2022年度“十佳新乡贤”荣誉称号。
今年5月份,文学亮利用自己位于息县项店镇街区农贸市场内的房屋,自办了“文学亮农耕文化展馆”将自己多年来共收集的犁、靶、独轮车、纺车、粮食茓子、风箱、坯模等近300多件农民生产生活用品,以及票证、集邮、烟标等3000多件民俗物品,在此展出,免费向群众开放。
几十年来,为了收这些老物件以留给后人作为纪念,文学亮不辞辛劳,先后奔赴湖北、安徽等地进行收集,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倾注在这项事业上,其耗费精力之大,奔波劳累之苦,令人动容。
“创办农耕文化馆就是为了把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老年人在这里能寻找到过去的记忆,让年轻人能感受到农耕文化园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重要载体。”看着认真参观的人们,文学亮说道。
民俗是岁月的记忆,是时光的礼物,是时代的特征。通过琳琅满目的农耕文物,在用活乡村文化资源、留住乡愁的同时,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收获和视觉享受。
【责任编辑: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