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旗舰厅

濮阳:文化之花满城芳-k8凯发国际旗舰厅

发表时间:2024-06-21  来源:濮阳文明网

  虽已深夜,但位于濮阳市城区开州路上的城市书房内,10余名市民依旧沉浸在书香中忘我阅读;市城区黄河路唐宫酒店旁,无人值守的唐小宫公益书屋24小时为市民开放;在濮阳市工人文化宫,从一楼大厅书橱选取一本书籍,即可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濮阳,行色匆匆中,总会有一处文化空间与你不期而遇。

  这一切,得益于濮阳市大力推进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濮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难点问题,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取得一定效果,助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之花满城芳。

  喜新不厌旧——新老公共文化空间相得益彰 

  2024年6月14日晚,天气酷热无比。濮阳市图书馆老馆旁的城市书房内,10余名市民手捧书籍忘情阅读,俨然忘记了酷暑和时间。

  此处城市书房,开放于2024年年初,是濮阳市建设的一处新型文化空间。书房面积不大,却有藏书5000余册、阅览席位70余个,还配有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安全门禁等设备,无缝对接濮阳市图书馆新馆、老馆及51个分馆,实现通借通还。开业以来,城市书房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00余人。

  这样的城市书房,濮阳市目前建有2个,2024年计划再建2个,它们将成为濮阳市新型文化空间的代表。濮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型文化空间指采取新(改)建、共建和共享等形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和场景,形成更具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服务效能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共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形式一般包括但不限于城市书房、乡村书房、文化驿站、文博艺术空间、公益文化空间、商圈文化空间、跨界文化空间、村史馆、非遗馆等。近年来,为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不断满足全市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濮阳市着力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目前已在各县区的社区、学校、景区等打造高品质新型文化空间91个。市级层面主要是濮阳市图书馆新馆、老馆,以及与各社区联合共建的51个社区图书馆分馆等构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县、乡级层面主要是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村史馆、非遗馆,以及各类特色鲜明、人文品质为主的新型文化空间。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为彰显文化空间的文化味儿、历史感,濮阳市还利用中原油田仓库改造成集休闲、阅读、简餐于一体的文化街区——濮阳工业设计创意中心。

  在建设新型文化空间的同时,濮阳市没有放弃对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完善和提升。全市现建有公共图书馆7座、文化馆7座、濮阳市图书馆分馆51个、博物馆(纪念馆)15座、乡镇(街道)文化站89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919个、乡村文化合作社321家,建成濮阳市文旅云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城乡同发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取得长足进步 

  “村里还有图书馆?”记者近日在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采访时,看到路标上标注的“图书馆”,感觉相当新鲜。东店当村党支部书记陈同铭介绍,该村图书馆已建成三年时间。

  记者看到,东店当村图书馆分为两层,馆内图书分门别类摆放,大致分为科技类、文化类、医药卫生类、文学类等,藏书约5000余册。“没事时就进来看看,挑自己能看懂的看。”村民安进兰说。

  陈同铭介绍,东店当村历来重视教育,很多村民宁愿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书,谁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全村人都很羡慕。为了方便孩子学习,也方便村民学习文化知识,村里前些年建起了农家书屋。因为喜爱学习的人多,书屋购买的书籍越来越多,人们提议将农家书屋升级为图书馆,东店当村图书馆就这样在2021年建起来了。“你到暑假时再来看看,那时候图书馆才热闹呢!周边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大学生还现场为孩子辅导作业,热闹得很。”陈同铭自豪地介绍,别看这是村级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可不低,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东店当村图书馆,只是濮阳市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一个缩影。濮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文化振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濮阳文化底蕴深厚。濮阳市在推进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同时,加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力度,依托乡村文化合作社、乡村文化站等平台,建起了一个个文化驿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文化艺术广场、非遗传承中心等。一个个拥有文化记忆的古老村庄,正迎风沐雨,焕发勃勃生机,自身特色日益彰显,承载着外出游子美丽的乡愁和无尽的乡思。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动乡土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广大乡村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内涵,广大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品位。

  政企同发力——社会力量助推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 

  6月15日正值周末,在位于濮阳县阳光花园小区的濮阳县图书馆阳光花园分馆内,不少孩子正在图书馆内学习、阅读。图书馆里的凉爽和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有些孩子表示,在图书馆学习比在家学习要舒服多了。

  阳光花园分馆并非由政府部门建设,而是由社会力量打造。这里是长风置业有限公司在阳光花园小区打造的社区图书馆,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小区业主提供一个公共文化空间,让小区的孩子有阅读学习的地方。后在濮阳县图书馆的推动下,该图书馆积极转型,成为一所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澶州书房”。在原馆藏7000册图书的基础上,濮阳县图书馆为该书房增添了1500册图书,并配置了电脑和自助借还机。优雅的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源,让这里成为不少人沐浴书香的好地方。

  濮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受制于资金、场地限制,单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在此情况下,濮阳市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文化空间的运营与管理,切实补齐城乡短板。濮阳县图书馆阳光花园分馆,就是由长风置业有限公司支持建设的多功能群众阅读场馆,通过合作实现了图书统一采编、统一配送、通借通还,真正成了“老百姓身边的图书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范县利用本地瓷板画资源,建成一所集阅读休闲、业务培训、文化展览、学术交流、传统艺术研究、书画直播等各类文化活动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台前县依托其旅游资源,在黄河岸边建成集接待大厅、民宿住宅、沿黄河步道、旅游参观游览区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同时,以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非遗传承等,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实现了融合发展。

  困难存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还有提升“空间” 

  濮阳市文广旅体局负责人介绍,濮阳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纳入濮阳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在该市惠民文化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有待进一步深挖细磨。

  一是传统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甚至达不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四个区和台前县无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二是空间建设财政投入少,经费不足,制约了各级文化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三是空间文化品质形象有待提升。目前,由于图书馆分馆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标准化建设不到位,形象标识不够醒目,居民的知晓度、认知度较低。另外,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够丰富,多数分馆仅限于开展图书借阅、自修学习等常规服务。对活动的宣传散见于各文化场馆的官微、管理员的微信朋友圈等,没有长期固定的专用宣传平台或渠道,活动形式也只是常规的职工读书会、少儿诗歌朗诵、周末读书会,形式较单一、内容缺乏创新,难以持续有效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四是新型文化空间的选址问题亟待统筹。城市书房在前期的选址和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布点便利性、服务半径、人文环境、馆舍面积等因素,又要尽可能寻找能免费提供场地、电力网络和部分装修建设的合作方,以便能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这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统一协调工作。

  濮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濮阳市在重视丰富新型文化空间的文化服务内涵、优化服务环境和创新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统筹,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探索社区“嵌入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对濮阳市图书馆各分馆建设统一形象、统一标识、统一名称,利用濮阳名人效应、传统优秀文化或濮阳地域特色,逐步设立“慕名阅读”类的新空间,引导市民“渴望阅读”,以达到提升城市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阅读效果,让公共文化之花开得更美更艳。(濮阳日报)

【责任编辑:张 磊】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