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许昌,许昌市中心医院。得知索朗白宗的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室外,西绕拉珍双手合十,眼泛泪花,不断地鞠躬致谢:“感谢董大哥和这么多好心人。”
许昌,白宗接受治疗和护理。(谭宜姝 摄)
西绕拉珍,藏族,西藏拉萨人;她口中的“董大哥”,名叫董波,汉族,是地道的许昌人。
从拉萨到许昌,地跨3300多公里。这对非亲非故的“兄妹”是如何相识的,又经历了些什么?故事还得从“咬”一口说起。
4月13日晚上8时多,赴藏旅游的董波跟团在拉萨文成公主广场打卡时,偶遇了正在这里卖手串的西绕拉珍。
“当时她背着小白宗,牵着她的大女儿,让人感觉挺不容易的。”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董波依然感慨,“小白宗眼神清澈,惹人喜爱,当我伸出手打算跟她握手时,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张口咬我。”
小白宗这一咬人的萌萌举动,逗得俩人都笑了起来,也打破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交谈中,董波更加感受到西绕拉珍的不易。
原来,1岁多的索朗白宗是一个手指畸形患儿。正常人一只手有5个手指,但她有6个——左手上长了2个粘连的大拇指。
“我们去医院问过,做切除手术需要2万多元,没钱治。”西绕拉珍介绍,她一家人都是拉萨市当雄县宁中乡堆灵村的普通藏民,为了孩子上学才来到拉萨落脚,家庭主要收入来自丈夫送外卖。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小白宗的治疗只能搁置,而这也成了她心中隐藏的痛:“多出来一根手指,肯定会对她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
“能不能为她做点儿什么?”同样为人父母,董波同情小白宗的遭遇,更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的这份爱和无奈。返回旅游团,董波就当起了“推销员”,拉着团友过来照顾她的生意。临近晚上9时,当旅游团准备离开时,董波从车上下来,返回广场找到西绕拉珍,要了她的k8凯发国际旗舰厅的联系方式。
“回去了,我帮你打听一下,看看我们那边会不会便宜点儿。”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能不能帮到这位藏区母亲,董波心里没底。但在广场上的两次返回,他早已给出了答案。
4月16日,返回许昌后,董波“第一时间”联系了他所在的爱心组织——许昌雷锋爱心社团。至此,跨越3300公里的山山水水,一场从高原到中原的爱心接力精彩上演。
捐款爱心如潮 刘冰提供
“我们团员非常支持,踊跃捐款。”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团长刘冰说,“我发了朋友圈后,很多在上海、郑州等地的伙伴也纷纷捐款支持,有捐500元的,有捐200元的,还有的捐了2000元。”
没想到不到一天就解决了资金这个“拦路虎”,4月17日,董波高兴地拨通了西绕拉珍的电话。
“真是太感谢了,请问我们大概需要筹多少钱?”电话中,西绕拉珍的语气有点儿忐忑。
“妹子,我们这边治疗费用大约需要1万元。不过你不用操心,来许昌的车费、手术费还有生活费,全部由我们承担。”董波给她吃下“定心丸”。
就这样,从没有出过远门的西绕拉珍,在妹妹的陪伴下,抱着小白宗头一次坐了火车。临行前一天,这位平日里精打细算的藏区妈妈“奢侈”了一次,买了一双黑色的平底皮鞋。“主要是脚上的鞋子都裂口了,来许昌见这么多好心人,穿戴不整齐很不礼貌。”西绕拉珍说。
4月23日,经历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后,西绕拉珍带着小白宗来到了许昌。出站后,她们随即被送到许昌市中心医院。直到在病房中坐下来,西绕拉珍依然有不真实的感觉。“很周到,很温暖,我真是太幸运了。”
4月25日早晨,小白宗被送进了手术室。远在拉萨的小白宗爸爸,特意赶到大昭寺为小白宗祈福。在许昌,西绕拉珍紧张地等候在手术室外面,不时踮脚向室内张望,手上拿着的一张纸,被她捏得皱皱巴巴。
直到听到手术很成功的消息,她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了下来,连声道谢的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开心和感动。对于她来说,手术成功,不仅意味着医生抹去了孩子手指的缺陷,而且抹去了孩子可能承受异样眼光的压力。
在藏语里,索朗白宗寓意“一生的幸福”。谈及来许的前前后后,西绕拉珍眼含热泪:“感谢许昌,感谢好心人。此刻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有以后努力把小白宗培养成材,才能回报大家的深情厚谊。我也会把你们的爱带回拉萨,传递给更多藏区的人。”
看到孩子手术成功,一直陪在外面的刘冰,开心地在朋友圈里报了平安:“这场爱心接力不仅筑起了小白宗的健康人生,而且架起了许昌拉萨一家亲的友谊之桥。”(王利辉 许廷合 谭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