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预制菜的讨论格外热烈。这并不是因为预制菜又开发出了什么新品种,而是因为在某些地方,预制菜正在试图进军新场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预制菜肯定就是隔夜菜,怎么能让孩子吃呢?”“没有预制菜,学校的孩子就吃不上饭了?”新学期刚刚开始,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就频频引发热议。从一些家长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中可以看到,由于家长不能进入校园,且校园中食堂关闭后没有就餐的地方,学校门口挤满了送餐的家长,不少学生只能在校门口蹲着或站着,就着家长手中的餐盒快速吃午餐。
实际上,预制菜虽然是一种新生事物,但“预制”并不是什么新鲜工艺。无论是火锅里的丸子、酥肉,还是拼盘中的香肠、卤肉,抑或是炒菜时提前炸制好的各种熟食,都是不折不扣的“预制”食品。甚至,品牌连锁店里统一配送的食材,也可以视为一种“预制菜”。尽管在预制菜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外界褒贬不一,但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反对的声音却格外统一。家长们的担忧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否得到保障,二是学校提供的预制菜产品是否安全、营养。
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强调,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当以适当方式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保障师生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显而易见,如果学校在集中用餐问题上大包大揽,丝毫不顾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与感受,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和外界的质疑。
相比之下,预制菜本身仍存在某些争议。支持者认为,预制菜的流行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使“人人当大厨”成为可能;质疑者则提出,某些预制菜的口味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存在添加剂超标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同一款式的预制菜不仅口味千差万别,配方用料往往也五花八门。因此,面对鱼龙混杂的预制菜市场,不少家长对“预制菜进校园”投出了反对票。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目前,多地已积极布局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模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因“方便”而兴,随着相关产业链的不断拉长,预制菜的发展需要在“规范”上做文章。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管理机制,有助于构筑全程可控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以食品安全夯实消费信心。
如果说预制菜代表着餐饮市场差异化发展的趋势,标准化管理无疑是多元化供给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确保品质,才能赢得市场;无论什么“菜”,首先都必须是“放心菜”。(河南日报评论员 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