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国际旗舰厅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k8凯发国际旗舰厅

发表时间:2024-04-09  来源:学习强国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正是中华文明的护佑和滋养,让我们过去一年的步伐“走得很显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应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华文化主体性空前凸显、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多次在重要会议和文化点位考察时强调,“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全国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十多年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重大考古项目深入实施,博物馆和社会文物改革发展提质增效,革命精神广泛弘扬,文物交流合作格局深化拓展,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群众是评判者,人民是阅卷人。

  近年来,文博主题纪录片和综艺常年霸榜,热爆了的博物馆带火一大批文物文创,浓浓中国风的“国货潮牌”倍受市场青睐,这些都让我们看到,“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政策已经从案头落实到了街头,更深入到了心头。

  (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2022年10月28日在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的讲话 

  活,水流声。——《说文解字》

  中华文明从汩汩泉涌汇聚成潺潺细流,再从滔滔江河奔涌为汪洋大海,滋养了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祖祖辈辈,也在时空的记忆里留下了一朵朵晶莹的浪花。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首要的是让它们得到发掘和保护。

  探寻源头之水。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五千年中华文明浩浩汤汤,“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2023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不断深入,二里头、三星堆考古发现惊艳世人;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南海一号”沉船、甲午海战沉舰逐渐露出真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继续新建,考古遗址保护利用体系初步形成。

  一件件精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一处处考古遗迹走入人们视野,“何为历史”“何以中国”,“考古”源源不断给出答案。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考古成果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向我们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为世界文明提供中国智慧。

  触摸传承之流。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文明浩瀚,典籍作舟。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典籍的保护、修复与整理工作。2005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关于汇编出版两岸故宫博物院宋画藏品等建议的报告上批示:这一构想很好,值得为此努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出版就此拉开序幕。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推动、全程支持。这一场“文化长跑”精益求精、潜心磨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2022年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化工程,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深耕积淀之海。

  五千年历史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早在2001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便研究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年间,文物普查、考古发掘、立法保护、科学维修、缜密论证,几经努力,“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于2021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一炉窑火,延烧千年,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传承“天青色等烟雨”的陶瓷文化;

  百龙腾跃,迎祥送福,甲辰龙年伊始,国家级非遗项目广西宾阳炮龙节隆重举行,中华炮龙文化欣欣向“龙”;

  巍然屹立,跨越千年,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向游客展现着北魏文化、中原文化、游牧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共生。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得益于考古挖掘探源、文化传承发展、积极保护利用等工作的不断推进,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继承,为中华文明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二)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起,能立也。——《说文解字》

  西方学者有言: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语虽偏颇,但不失穿透力,从外部视角解释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千年,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旺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价值。

  2021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更好体现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善于发掘利用文物的多维价值。

  立传承历史文化之心。

  文物与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明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民族的历史,传承着文化的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承“汉风遗韵”,陕西汉中市博物馆的褒斜古栈道陈列室记录着楚汉相争的沧桑往事,镇馆之宝“石门十三品”寄寓着文心隽永的书法演变史,一件件文物讲述着厚重历史;

  守“碧波长流”,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苏州“运河十景”项目,沿线35座城市聚力而行,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在悠悠水脉中流淌着政风民俗;

  品“斯文在兹”,中国国家版本馆中一件件珍贵的甲骨、简牍、古籍文献、雕版拓片记录着千年历史,在版本传承中赓续着气韵文脉。

  文脉弦歌不辍,文明生生不息。深入挖掘生动展现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聚科技创新发展之力。

  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离不开科技创新。2023年《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出台,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文物如何长久保存?——科技为文物保护保驾护航。智能移动式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实现在狭小空间内腾挪移动、杀灭细菌;装配式多功能考古舱第一时间对文物进行现场保护。2023年,在文物科技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得259项新技术新方法、207项授权专利,研发文物专用装备首台(套)样机167项,新增文物专有装备生产线15条。

  距离遥远无法前往参观怎么办?——科技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向社会发布2万件院藏文物高清数字影像,带你线上领略文物风采;“云游敦煌”小程序,带你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三星堆博物馆通过裸眼3d矩阵投影、三维虚拟修复实物展示让古蜀瑰宝如获新生。

  文物故事如何引人入胜?——科技帮文旅产业实现大发展。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以数字视频内容为龙头,创作了一批文物ip产品,点击量逾亿次;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体验活动,故事化、情景化的vr互动纪录片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上海“探秘山海经”大型沉浸艺术展正式开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令人流连忘返,接待线下观众超过3万人次,实现门票及其他产品收入近500万元。

  育传承红色基因之人。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北京市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形成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多种特色活动、沉浸式体验倍受学生喜爱,“红色游”热度正盛;

  陕西依托本地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将革命文物利用纳入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延安相继推出二十类数百款革命文物主题文创产品,让革命文化走入大众手里、心里;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群等修缮开放,革命文物和革命旧址成为弘扬革命文化、激发爱国热情的“生动教材”,助力铸魂育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红色遗迹,记录着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三)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说文解字》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于其海纳百川,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在于其兼容并蓄。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就要把中华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流动起来。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传承着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推动文物外交、让文物活起来,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应有之义。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格外引人注目。何尊是西周早期著名的礼器,尊内底部的122字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是有关“中国”的最早文字记录。习近平主席以“尊”为礼,让千年前的青铜器乘友谊之船驶向世界。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2023年9月,《飞天》音乐会在敦煌大剧院上演,拉开第六届敦煌文博会的序幕。敦煌文博会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持续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人文交流、战略互信、经贸合作。敦煌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重焕昔年荣光,发挥重要平台作用。

  文物外交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留下“中国印象”。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中国文化精神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

  大屏小屏上,《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非遗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类节目,以创新形式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文物和文化遗产。

  展览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物出入境展览十分频繁,展出地域实现突破,策展模式不断创新,“华夏瑰宝”文物展、“东西汇流:13—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中国出版“走出去”,用文学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文物的故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以中国文化为核心,以英语直接编辑,在海外书业市场出版发行。《五十件珍宝里的中国文化简史》《庄子百句》《四季水墨绘》《百鸟朝凤》等品种长红海外。

  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携起手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文物与文化遗产是文明的物质性和可视性载体,它们的保护不是一地一国的事,需要全世界各国携起手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物多次在境外展出,文物国际合作列入国家外交重要议程,有力展现了中国作为文物大国、遗产大国、文明古国的正面形象。

  “考古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国际合作”持续推进,中国考古、文物修复等专业人员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合考古、文物修复行动。

  同时,中国还创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承办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治理,成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中坚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心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永续灿烂辉煌的历史文脉和民族记忆,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亮添色!(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臧 小景】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承办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