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坐这里,尝尝桃子,特别甜。”近日,在济源邵原镇刘下沟村助餐点,快到中午饭点,食堂内坐满了老年人。他们吹着风扇,唠着家常,品尝餐前水果,脸上洋溢着笑容。
厨房内热气腾腾,厨师于斌切蒜苗、调汤汁、煮饺子,忙着准备午餐。“老年人口味比较清淡,不能吃太硬的东西。我们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变换花样制作饭菜,让他们吃得舒心、吃得放心。”于斌说。
“每天饭菜不重样,食材非常新鲜,有捞面条、米饭、稀饭,荤素搭配、软烂可口,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吃。”75岁的刘德如接过一碗饺子,吃得津津有味。“来大食堂吃饺子非常方便,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他说。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暖心实事。如何让农村老年人吃上热乎饭,真正过上“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成为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
今年以来,刘下沟村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实施老年助餐服务,自筹资金建立大食堂,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做饭难”“无人陪”等实际问题,让老年人乐享幸福“食”光。
在养老助餐运营模式上,刘下沟村采取“村级自筹、分档管理、群众受益”的运营模式,推出年满78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就餐、70周岁至77周岁老年人每餐付费3元、60周岁至69周岁老年人每餐付费5元、其他村民按照餐厅公布的价格一餐一付费等4种特色助餐服务,安排党员干部为老年人盛饭、端饭,切实以优质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把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对各年龄段人群分档管理,吸引更多群众前来就餐,更好地反哺老年人用餐,保障食堂持久运行。”刘下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文红告诉记者,目前大食堂有20余名老年人就餐,农忙时超过40人就餐。
为了提升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刘下沟村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将废弃学校改造建成文化广场,打造集文化活动、老年康养、宣传教育、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建设平台,真正打通养老服务的“末梢神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发动村民捐助资金,依托帮扶企业和帮扶单位,累计筹措资金23万余元,完成文化广场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抓实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助餐服务工作,并设置农耕文化展览室、文体活动室等,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健身、娱乐等特色服务。”刘文红说。
完善的配套设施、暖心的助餐服务,让村里留守老人真正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村里变化越来越大,老年人吃饭不用愁,大家可以下象棋、打扑克,非常有意思。广场上还安装了路灯,晚上音乐一响,妇女们欢快地跳起舞,别提多热闹了。”谈及现在的幸福生活,刘德如笑得合不拢嘴。(记者 侯琪琳)